特崗教師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您現在的位置:中公教師網 > 特崗教師招聘考試 > 考試試題 > 歷年考題 >
來源:中公特崗教師考試網 時間:2022-02-11 16:47:09
相關推薦:
一、判斷題
1.教育家赫爾巴特在《大教學論》中闡述班級授課制,為班級授課制提供了理論基礎。( )
1.【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育學創立階段的代表人物與觀點的匹配。教育家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闡述了班級授課制,為班級授課制提供了理論基礎。教育家赫爾巴特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學》,標志教育學作為一門規范、獨立的學科正式誕生,提出了著名的傳統三中心論點,即教育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故本題說法錯誤。
2.“染于蒼則蒼”,體現環境決定人的身心發展。( )
2.【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因素。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因素有遺傳、環境、學校教育和主觀能動性。其中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前提,為個體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環境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外部的客觀條件,環境使遺傳提供的發展可能性變成現實;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過程中起到主導作用;個體主觀能動性是推動人身心發展的動力,是個體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染于蒼則蒼”,體現環境影響人的身心發展,但并非是起決定性作用。故本題說法錯誤。
3.關鍵期的存在說明個體心理發展具有個別差異性。( )
3.【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個體身心發展不平衡性的教育啟示。不平衡性是指同一兒童在不同年齡階段中身心的各個方面的發展速度和水平是不同步的。教育啟示是,要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不均衡性,要適時而教,即要在兒童發展的關鍵期或最佳期及時地進行教育。因此,關鍵期的存在說明個體心理發展具有不平衡性。個別差異性強調要因材施教,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故本題說法錯誤。
二、單項選擇題
1.“教育在于發展學生健全的個性。”這句話的作者是( )。
A.赫爾巴特 B.柏拉圖 C.夸美紐斯 D.盧梭
1.【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夸美紐斯的教育思想??涿兰~斯是教育學之父,代表作:《大教學論》(1632)使教育學開始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標志,夸美紐斯的教育思想認為,教育在于發展健全的個人。故C選項正確。
選項A,赫爾巴特強調教師的權威作用,強調教師的中心地位。
選項B,柏拉圖在兒童早期教育中提倡“寓學習于游戲”(最早提倡者),使學習符合兒童特點。
選項D,盧梭提倡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強調兒童的“天性”。
綜上所述,ABD選項均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擇C選項。
2.與素質教育觀相對的教育觀是( )。
A.終身教育 B.應試教育 C.博雅教育 D.全面發展教育
2.【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對于素質教育的理解。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
選項B,應試教育是指與社會發展需要脫節,用以應付升學考試為目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以升學率高低檢驗學校教育質量、教師工作成績及學生學業水平。忽視素質教育,采用機械化教育方式培養學生,學生僅能以課本為準進行學習。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相對應,但也并非絕對對立的概念。故B選項正確。
選項A,終身教育,是指人們在一生中都應當和需要受到各種教育培養。
選項C,博雅教育基于中世紀的文科教育概念,主張為個人提供廣泛的知識、可轉換的技術,培養堅定的價值觀、道德規范及積極的公眾參與意識。
選項D,全面發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構成。素質教育的內涵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社會主義現代化大生產需要全面發展的新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通過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的有機結合,來實現學生的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終身教育、博雅教育和全面發展教育均能體現素質教育的理念,ACD選項均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擇B選項。
三、多項選擇題
下列選項中屬于個人本位論的是( )。
A.裴斯泰洛齊 B.赫爾巴特 C.孔德 D.福祿貝爾
【答案】A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個人本位論的代表人物。個人本位論代表人物:盧梭、羅杰斯、福祿貝爾、裴斯泰洛齊等。主要觀點:從個體本能需要出發,強調教育要服從人的成長規律和滿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對個人的價值;主張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自然人”,發展人的個性,增進人的價值,促使個人自我實現。
B、C選項,均為社會本位論的代表人物,社會本位教育目的論主張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滿足社會的需要,個人沒有價值,不能作為教育的目的。因此,要倡導民族主義,培養愛國主義精神。該觀點強調社會需要,在此基礎上發展成為國家主義的教育目的觀,即視國家利益高于一切,把為國家服務作為教育的最高目標。與題意不符,故排除。
綜上所述,本題選AD選項。
四、簡答題
簡述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參考答案】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提出教育要“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的這一表述體現了時代的特點,反映了現階段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我們要求培養的人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堅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知識能力的統一。
(2)我們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要求堅持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兩方面的和諧發展。
(3)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
(4)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這是教育目的實現的根本途徑。
搜索
微信:中公教師考試
中公教師官方微信
微信:中公教師資格考試
共享信息全面備考
中公教師題庫
隨時隨在線做題
視頻號:中公教師考試+
碎片時間也能學習
本欄目為您提供黑龍江特崗歷年試題實戰_中公教師網 ,更多黑龍江特崗歷年試題實戰_中公教師網相關內容,請關注中公教師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