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您現在的位置:中公教師網 > 國家教師資格證考試 > 教師資格證考試題庫 > 模擬試題 >
來源:中公教師資格考試網作者:曹曉鈺 時間:2022-02-16 14:38:43
單項選擇題
1.思想品德教育通常被稱為( )。
A.最狹義的教育 B.廣義教育 C.狹義教育 D.中義教育
1.【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教育的概念。
選項A更狹義的教育,有時指思想教育活動。
選項B廣義的教育指的是凡是增進人的知識和技能、發展人的智力和體力、影響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動都是教育。它包括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選項C狹義的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促使他們朝著所期望的方向發展的活動。
選項D“中義教育”屬于干擾選項。
在日常用語中,有一種專義(最狹義)的教育,也就是專指思想道德教育。日常生活中多用到這種含義的教育術語,在教育學中偶爾采用這種含義。如“(知識)教學具有教育性”中的“教育”即為此含義。故確定答案為A。
2.建設一個民眾平等,互助的“兼愛”社會是( )的主張。
A.荀子 B.孔子 C.墨子 D.老子
2.【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墨翟的教育思想。
選項A荀子強調的是“禮義之統”,指的是從禮教的觀點上對人進行約束;
選項B孔子的思想以“仁”為核心;
選項D老子主張的是順應自然的教育思想;
墨翟以“兼愛”和“非攻”為基本主張,“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社會政治思想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推行教育。他主張通過“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勸以教人”,建設一個民眾平等、互助的“兼愛”社會。故確定答案為C。
3.英國哲學家洛克的“白板說”是( )的典型代表。
A.外鑠論 B.內發論
C.遺傳決定論 D.多因素互相作用論
3.【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外鑠論相關知識。外鑠論的觀點是指人的發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諸如環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響和學校的教育等。英國哲學家洛克的“白板說”是指嬰兒的心靈是一塊白板,他們所有的知識、能力、行為和動機都來自后天的經驗。故此題選A。
B選項內發論是指內在因素對人的發展起決定作用,即遺傳決定人的發展,也叫遺傳決定論
C選項遺傳決定論是指遺傳對人的發展起決定作用。
D選項多因素互相作用論指遺傳、環境、教育、主觀能動性相互作用,對人的發展的影響。
本題排除BCD,選A。
4.下列關于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制度,關系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社會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目的。
B.社會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
C.政治經濟制度決定受教育者的權利。
D.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規模和建立。
4.【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制度關系。
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的制約作用表現在:(1)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性質;(2)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3)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受教育的權利;(4)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目的。
故選項ABC正確??梢源_定答案為D,選項D應該為生產力決定教育的規模和建立。
5.社會對教育所要成就的社會個體的質量規格的檢查和規定是( )。
A.培養目標 B.教育目的 C.教學目標 D.課程計劃
5.【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教育目的的概念。
選項A培養目標指各級各類學校、各專業的具體培養要求,它是在教育目的的指導下,根據各級各類學校、各專業所擔負的任務和學生年齡、文化知識水平而提出來的。
選項B國家的教育目的是國家對培養人的總的要求,它規定著各級各類教育培養人的總的質量規格和標準要求。
選項C教學目標是預期教學結束時所達成的學習結果或終點行為,是教學活動的指導思想,實際上是課程目標的具體化或細化。
選項D課程計劃是根據教育目的和不同類型學校的教育任務,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題干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概念,故確定本題答案為B。
6.學校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途徑是()。
A.課外活動 B.實踐活動 C.教學活動 D.班主任工作
6.【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教學的內涵。教學是在國家教育目的規范下,由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一種活動。教學是學校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途徑,是教師教、學生學兩方面活動的統一。題干中強調學校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途徑,故本題選擇C。
7.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持之以恒、導之以行,是思想品德教育多種( )的具體體現。
A.引導學生珍愛生命 B.教育方式 C.教育途徑 D.開端性
7.【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德育規律的應用。知、情、意、行四者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促進,推動思想品德的發展,德育要注意發揮四者的整體功能。德育過程的一般順序可以概括為提高道德認識、陶冶品德情感、鍛煉品德意志和培養品德行為習慣。有的班主任根據自己的經驗將德育工作總結概括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持之以恒、導之以行四句話,這是符合德育過程規律的。但是在德育具體實施過程中,具有多種開端,即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養順序,可根據學生品德發展的具體情況,或從導之以行開始,或從動之以情開始,或從鍛煉品德意志開始,最后達到使學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諧發展。故此題選擇D。
8.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提出的班級管理理論是( )。
A.民主管理 B.目標管理 C.平行管理 D.常規管理
8.【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班級管理模式與人物對應。平行管理是馬可連柯提出的,是指班主任既通過對集體的管理去影響個人,又通過對個人的直接管理去影響集體,從而把對集體和個人的管理結合起來的管理方式。故此題選C。
9.心理學家所說的“危險期”或“心理斷乳期”是指(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9.【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個體身心發展的階段性的相關知識點。我國的心理學家將個體的發展劃分為八個階段:即乳兒期(0-1歲)、嬰兒期(1-3歲)、幼兒期(3-6、7歲)、童年期(6、7-11、12歲)、少年期(11、12-14、15歲)、青年期(14、15-25歲)、成年期(25-65歲)、老年期(65歲以后)。少年期又稱為“危險期”或“心理斷乳期”。故此題選B。
A選項童年期是指6、7-11、12歲。
C選項青年期是指14、15-25歲。
D選項成年期是指25-65歲。
排除ACD,本題選B。
搜索
微信:中公教師考試
中公教師官方微信
微信:中公教師資格考試
共享信息全面備考
中公教師題庫
隨時隨在線做題
視頻號:中公教師考試+
碎片時間也能學習
本欄目為您提供教育學模擬試題_中公教師網 ,更多教育學模擬試題_中公教師網相關內容,請關注中公教師考試網